听新闻
放大镜
2017年常州经济开发区人民检察院工作汇报
2018-06-19 16:17:00  来源:

 

2017年工作回顾

 

一、以服务大局为主线,全力护航经济社会发展 

聚焦服务发展,紧盯创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总体目标,强化对转型升级、产城融合、生态文明、改革创新、民生民本的司法保障。

努力服务经济跨越发展。持续深化我院《服务保障经开区加快发展实施意见》。围绕市场经济秩序整顿,严厉打击破坏金融管理秩序和扰乱市场秩序类犯罪18人,起诉了张荣兴挪用千万元资金案、案值近亿元的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案等一批经济犯罪案件。围绕服务民营经济发展,出台12项重点服务举措,深化检企共建机制,主动走访十余家民营企业问计问需,通过查办侵企犯罪,为企业挽回经济损失300万元。围绕保护创新发展动能,从快办理了生产销售假冒飞利浦、欧司朗等知名品牌劣质镇流器和假冒立白、奥妙、汰渍等伪劣洗涤用品犯罪,有力维护了企业的合法权益。围绕重大工程项目推进,在运河文化带、省常中分校和刘国钧职校二期工程中,与建设单位开展争创廉洁示范工程活动,为政府投资提供安全保障。

持续推动民生福祉增进。把关注和保障民生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围绕民生诉求,开展“食药环”两个专项立案监督工作,成功建议行政执法部门移送案件线索55人。加大对有毒有害食品、假药、环境污染犯罪的打击力度,查办“铝包子”、“毒牛肉汤”、伪劣药品等危害民生民利犯罪案件2425人。围绕省委“263”专项行动,积极履行公益诉讼职能,依法提起全市首例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案件,并着力推动污染治理和生态恢复,受到了全国人大代表和省市院领导的肯定。加强涉罪外来嫌疑人权益保护,创建戚机公司爱心观护基地,先后为18名涉嫌轻微犯罪的外来犯罪嫌疑人提供了矫治帮教和劳动技能培训。认真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职责,结合办理的“铝包子”、“毒牛肉汤”、环境公益诉讼等案件,在检察日报、江苏卫视等媒体广泛普法,提高群众防范意识。

最大限度促进社会和谐。把化解矛盾贯穿办案全过程,围绕防风险促稳定,完善司法办案风险评估、释法说理、刑事和解等机制,加强社会关系修复。贯彻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对犯罪情节轻微的,依法不批准逮捕56人,不起诉10人,着力减少社会对立面。建成高效便民的“一站式”检察为民服务中心,坚持“每周二检察长接待”、律师参与和代理信访等机制,努力提高文明规范接待水平,被最高检授予“全国文明接待室”荣誉称号。扎实做好十九大、“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以及江苏发展大会等重大活动的维稳工作,全年共妥善处理群众来信来访74件,实现了涉检零上访。完善多元化司法救助模式,为9名生活确有困难的刑事被害人或其近亲属提供心理、法律和经济救助,发放司法救助金5.8万元。

二、以维护公平正义为追求,统筹推进各项检察监督

立足司法办案主业,紧扣强化法律监督、维护公平正义工作主题,全面发挥各项检察职能,努力维护良好的社会环境和法治环境。 

    依法打击各类刑事犯罪。全力推进平安经开建设,守护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幸福感。依法批准逮捕各类刑事犯罪143178人,提起公诉446588人。突出惩治危害公共安全、严重暴力、多发性侵财、黄赌毒犯罪,加大民生保障力度,严肃查办了公安部督办的侵犯公民个人信息案、全市首批生产销售不符合安全标准食品案和张彩梅等人开设赌场案等一批有影响的案件。积极回应群众关切,针对本地舆论关注的中天钢铁职工故意杀人案、河苑黄焖鸡米饭店内杀人案、陈乃英等人组织领导传销活动案等第一时间介入侦查,依法快捕快诉、妥善办理。加强对新型复杂案件的应对,审慎办理了首例传授犯罪方法案、妨害清算案、窃取信用卡信息等疑难复杂案件。结合办案推进社会综合治理,针对现的非法倾倒废机油、非法使用食品添加剂、网络盗窃多发等问题,加强对策研究,形成研判报告8篇,推动相关部门开展专项整治。

强化法律监督主责主业。牢牢把握检察机关宪法定位,全面强化法律监督,促进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加强侦查和刑事审判监督。依托提前介入、案情通报、量刑建议等工作机制,强化对有案不立、以罚代刑、非法取证、量刑畸轻畸重等问题的监督。共提前介入侦查30件,监督立案3件,监督撤案5件,纠正漏捕、漏诉2人,追诉遗漏罪行19人,监督公安机关撤回移送起诉2025人,纠正侦查活动违法13件,提请抗诉1件。完善刑事诉讼活动监督方式。推行驻派出所检察官联络员制度,设立2家检察官办公室,每周派员了解派出所刑事立案、撤案、涉案人员处置情况等,将监督关口向前延伸,有效促进了侦查活动规范化。探索量刑规范化建设,更加注重释法说理,全年量刑建议书被采纳率达95%以上,位于全市较高水平,当庭认罪率稳步上升。积极构建多元化监督格局。依法办理各类民事行政监督案件52件,建议市院提请抗诉3件,发出检察建议48份。以维护民生民利为重点,强化行政执法监督,出台《民生领域专项行政执法检察监督活动工作方案》,针对“三无”假药、有毒有害食品、未成年人保护等案件,督促行政机关吊销食药经营许可证,取缔非法营业场所,引导停业整顿、注销执照、从业禁止等。率先制作食药领域检察监督模板,被市检察院作为标准化办案模板在全市推广。

坚持严惩职务犯罪不放松。坚持有案必查、有腐必惩,全年共立案侦查贪污贿赂案件11 11人,渎职侵权案件23人,立案数连续两年高速增长。通过办案追缴赃款647万元,为国家挽回经济损失350余万元。突出查办大要案,立案300万元以上案件66人,千万元以上案件2件,处级干部2人。深挖金融、国企、水利行业腐败窝串案,成功查办了工商银行省分行谢某等人千万元受贿案、戚研所物资采购和外加工受贿窝串案。严肃惩治群众身边的微腐败和危害公共利益的渎职犯罪,依法查办了横山桥镇朝阳村委原书记张某受贿案、潞城街道百步堤溃堤险情重大渎职案、横山桥镇农业服务经管站原副站长朱某滥用职权案,在群众中产生良好反响。结合办案开展职务犯罪精准预防,针对物资采购、委外加工等领域和环节,与案发单位开展廉洁风险防控,促使企业减少独家供应商、中间代理商和独家、中间代理项目,节省采购成本。

三、以改革创新为动力,持续增添发展后劲 

扎实推进各项检察改革和工作机制创新,提高检务保障水平,建立权责明晰和保障有力的检察权运行新机制。

稳步推进司法责任制改革。深化符合职业特点和司法规律的检察人员分类管理,完成第二批检察官遴选和检察官助理、聘任制书记员招录,遴选和招录检察官、检察官助理和书记员11名,75%以上的人力资源配置到办案一线,办案力量增加10%。认真贯彻“谁办案、谁决定、谁负责”原则,突出检察官的办案主体地位,取消三级行政审批模式,检察官独立决定案件数占总数99%。落实检察长带头办案要求,7名入额院领导独立办重大、疑难、新类型案件76件,形成了检察长办案常态化。强化员额检察官监督管理,建立司法档案,依托市院绩效考核系统,从办案质效、司法作风、司法技能、职业操守等各方面全面考察检察官履职情况。

持续深化工作机制创新。探索逮捕案件公开化审查机制,对捕与不捕有争议的案件,通过邀请侦查人员、律师、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人民监督员等多方共同“会诊”,有效降低了不捕案件的信访风险,提高了司法公信力,相关经验做法被《检察日报》报道。深化“星光驿站”未检工作,针对辖区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占比大的区情,创新新市民未成年子女犯罪预防与权益保护机制,出台“同一片星空”计划,搭建四位一体的办案帮教模式,有效预防和减少“新二代”犯罪。全年共办理未检案件1726人,开展心理疏导、法治进校园活动13次,向案发学校发送检察建议3件。针对一起盗窃案的失依儿童进行救助,主动与武进区综合福利院协商予以了寄养。

着力提高检务保障水平。加强基础设施建设。2017年在经开区管委会大力支持下,投入950余万元对2700平方米租赁用房进行装修改造,解决了办案和技术用房长期紧张问题,为检察工作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完善信息化装备配置,搭建远程接访、视频会议等多功能办案办公平台,配备了电子取证、高清电子扫描等设备。稳步推进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建成案件信息查询、检务保障、掌上办公等多个系统,通过了检察涉密信息系统分级保护测评。

四、以提升公信为目标,不断内抓管理外强监督 

坚决落实全面从严治检和规范司法新要求,自觉接受监督,努力提升公正司法水平和检察公信力。

从严从实打造过硬队伍。持“严”字当头,“实”字为本,全面推进政治建检、从严治检、能力兴检。以党建带队建。扎实开展“两学一做”和“三大一实干”活动,组织“增创发展新优势,种好武进幸福树”等主题讨论和政治学习41次,走访群众2700户,收集并转办群众反映的问题272件。认真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组织学习《检察人员网络行为规范》,加强对干警朋友圈、微信群的管束。深化思想动态分析研判,持续关注司法体制改革和国家监察体制改革背景下干警的思想动态,保持了队伍的良好精神面貌。坚持从严治检不动摇。展“激励干事创业、激发担当作为”作风建设专项行动。针对检察权运行新变化,围绕重点岗位和关键环节,编发《廉政风险防控手册》,开展执法监察、不规范司法行为专项检查突出专业化建设强素质。坚持分类培训+实战训练相结合,认真组织和参加各类实务培训和岗位练兵活动。通过搭建“小课堂”平台,组建检察官和助理“1+1”传帮带,开展检察之星评选等,促进青年干警快速成长。一年来,全院干警先后获得武进区劳动模范先进禁毒个人等荣誉15人次。

持之以恒规范司法行为。依托检察机关统一业务应用系统,实行所有案件网上流转和审批,全程留痕、动态监控。加大案件流程监管和质量评查力度,监管率和评查率达案件总数的80%50%,远超省院规定比例。围绕监督重点,对不捕、不诉等九类案件开展专项检查。建立办案态势分析机制,通过每季度对办案数量和质效进行研判,为业务部门和党组提供决策参考。坚持问题导向,扎实推进不规范司法行为专项检查,对发现的问题督促办案部门整改到位。切实保障律师执业权利,出台《听取律师意见建议办法》,利用微信公众平台,为律师和当事人提供高效便捷的信息查询服务,实现案件信息从“网上公开”到“掌上公开”。

主动接受社会各界监督。牢记监督者更要自觉接受监督,始终将检察权置于人民监督之下。加强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联络,通过邀请视察、通报检察工作、参与执法检查等方式,不断改进检察工作。坚持开展“检察开放日”活动,邀请群众来院参观,广泛听取社会各界对检察工作的批评建议,主动回应群众呼声。以更加开放、透明的姿态深化检务公开,积极拓展全媒体公开平台,加强为民服务中心、门户网站和新媒体建设,提升立体化传播效应。利用全媒体平台做到应公开尽公开,全年共发布重要案件信息128条,公开起诉书470份、案件程序性信息779条,司法公信力得到进一步提升。

2017年,我院先后获得全国文明接待室、常州公正司法示范点、武进区综治工作先进集体、武进区劳模、各级嘉奖等集体和个人荣誉二十余人次。但同时我们也清醒的认识到,检察工作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和短板:一是检察工作服务经济发展的具体举措、服务力度还有待深化;二是法律监督工作还有薄弱环节,监督能力和成效还需进一步加强;三是改革创新的思路还不宽,措施不够多,特色品牌工作的影响力有待提升;四是检察队伍专业化职业化水平有待提高,检察工作规范化程度需要进一步增强。对此,我们将坚持问题导向、短板意识,下大力气予以解决。

 

2018年工作安排

 

2018年,我院将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忠诚履职,奋发作为,努力在服务大局中体现使命担当,在服务保障经开区发展新征程中提高检察工作贡献率。

一是更加主动服务全区发展大局。紧紧围绕经开区争创国家级开发区的目标定位,落实“服务保障经开区加快发展实施意见”,依法惩治各类侵犯市场经济秩序和财产权益的犯罪,突出加强对科技创新、知识产权等的司法保护,营造产权保障有力、竞争公平有序的创新环境。加大破坏环境资源犯罪打击力度,试点环境类公益诉讼,通过督促起诉、支持起诉等方式,保障生态文明示范区目标实现。

二是更加聚力做强监督主责主业。始终牢记检察机关宪法定位,将加强法律监督摆在更高位置,狠抓监督能力提升,改进监督方式,真正做到敢于监督、善于监督、依法监督、规范监督。全面加强刑事检察监督,做实刑事侦查活动和审判活动监督;大力推进民事检察监督,积极探索行政检察监督,努力促进依法行政;深化控告申诉检察监督,稳步推进未成年人检察监督,真正以监督质效树立检察机关公信力。

三是更加锐意推进检察改革创新。按照上级部署继续抓改革任务落地,扎实做好新体制下检察官责权利落实、检察人员分类管理、司法人员职业保障制度健全等工作。继续秉承精品建院理念,持续推进工作机制创新创优,深化驻公安派出所检察官办公室和民生领域行政检察监督工作,努力打造经开检察特色工作。深入落实经开区“加快推进政法基础工作三年行动计划”和我院“加快发展三年行动计划”,推动1235项具体项目按时按量稳步落实,以扎实的业绩献礼经开区成立三周年。全力配合监察体制改革,统筹推进职能划转、机构和人员转隶,探索建立检察机关与监察委员会的工作衔接机制,确保中央政策部署全面实现。

四是更加有效建设过硬检察队伍。坚持把思想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强化检察人员“四个意识”,强化永葆忠诚品格教育。坚持开展分层分类培训,着力推进队伍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建设,全面提高检察人员职业素养和专业水平。坚决贯彻全面从严治检要求,加强检察机关党风廉政建设,健全规范司法长效机制,建立和落实司法责任追究、检察官惩戒制度,以过硬队伍建设提升检察公信力。 

 

 

  编辑:常州经开区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