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新闻
放大镜
陆梅琴:33年的检察生涯 见证着检察事业的历史变迁
2019-09-06 14:28:00  来源:常州经开区检察院  作者:段亚娟

  今年56岁的陆梅琴,是常州经济开发区检察院的一名四级高级检察官。从司法学校毕业后,就来到戚墅堰区检察院报到,从经济检察到刑事检察,从民事行政到专职委员,陆梅琴的工作可以说是认真而出色的。56岁,对于一名女同志来说,本是可以退休享清福的年龄了,而机构改革后的她仍战斗在办案一线。陆梅琴任性地选择了第一检察部这一繁忙的岗位,在知天命的年纪继续活跃在公诉席上,为院里承担着批捕起诉这一工作重任,更是为了自己从未懈怠过的检察初心。

  用坏了N支钢笔,练就“飞毛腿”式的写字速度

  1986年夏天,从司法学校毕业的陆梅琴,被分配到戚墅堰区检察院工作。90年代初的办案模式,简单来说就是一支笔一张纸,做笔录是一名办案人员最基本的技能。陆梅琴从书记员到助检察员再到检察员,讯问笔录、调查记录、庭审笔录,全靠一支钢笔不停运转,数年来不知写坏了多少支笔。她的写字声音非常有特点,象啄木鸟在给大树捉虫,“笃笃笃、笃笃笃”,清脆而短促。她总是不好意思地跟年轻人说,不要学我啊,我的字不好看。快速全面的记录、坚持不懈的学习,使她在短时期内迅速成长为一名优秀的办案能手。90年代末,单位购买第一台电脑后,喜欢尝试新事物的她开始用拼音输入法学习打字,现在,陆梅琴打印起法律文书来仍是那么快速、高效。虽然患过眼疾的双眼老花得严重,长年伏案工作腰肌劳损的病痛折磨着自己,但她坐在电脑前阅卷、打印法律文书一坐就是大半天,从未叫过一声苦。

  乘着幸福摩托外出办案,一路颠簸只能咬牙坚持

  80到90年代期间,检察官们外出办案的交通工具主要是自行车和摩托车两种。个头不高的陆梅琴,总是拎着一只办案包,坐着“师傅”开的幸福大摩托外出调查取证。到市区搭乘长途汽车再到江阴、宜兴极不方便,坐着大摩托路上颠簸得厉害,虽有说不出的害怕,但她心里明白,自己选择的检察工作由不得半点娇气。如今办案人员都开警车、公务用小汽车去开庭、提审、取证,风吹不到、雨淋不着,既安全又舒适。到处都是又宽又平的大马路,再也不需要受颠簸之苦了。陆梅琴家住得离单位近,勤俭惯了的她上下班主要还是步行或骑电动车。最近连着多日高温天气,陆梅琴跟往常一样穿戴好防晒衣帽,淡定从容地去法院开庭。问她为什么不叫驾驶员送,她笑着说:路又不远,派个驾驶员送我还要在那里等上半天,没必要。我自己有车,来去方便自由,挺好的。

  从法律书籍到业务经验积累,她从未停止前进的脚步

  在全院各个部门轮转过的陆梅琴,对刑事、民行等法规法条、办案程序可以说是烂熟于心,在没有百度、没有因特网查询功能的年代里,查阅法条基本靠单位订阅的法律类书籍。在民事行政部门担任科长期间,陆梅琴除了认真钻研民事类法律知识外,还经常到法院参加庭审听庭,与律师、法官加强交流沟通,以提升办案经验。现如今,办案中遇到新类型的罪名、新颁布的法条,都可以通过检察内网或外网进行查询。自从前两年全省案件统一管理系统上线以来,办案流程就更加快捷、规范了。案件管理科接收公安移交来的案件,分配到办案人员电脑上,从收案到结案全程通过系统进行流转。复杂的办案流程、全新的办案规则让陆梅琴感到不适应,运用系统让她一开始比别人要慢上好久。她调整心态,不懂就向年轻人学、从网络上学,因为她相信现代化的办案流程一定比以前更规范。坚持学习、勇立潮头,让她在多年后重新站回了公诉席,与犯罪分子面对面进行较量。对自己选择的这份检察事业,陆梅琴初心未改,决心更大。

  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如今的经济开发区检察院,在原来戚墅堰的基础上,辖区变大了,经济实力变强了,这是陆梅琴没有想到的,也是她期盼已久的。历经数十年的时代变迁,陆梅琴感受到祖国和人民生活的巨大变化,感受到司法体制改革的伟大创新和发展。她暗自下定决心,继续牢记初心使命,紧紧围绕检察业务工作,努力用好法律、办法案件,为祖国的繁荣、司法的公平正义添砖加瓦,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编辑:常州经开区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