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新闻
放大镜
古运河畔,我的检察岁月检察情
2018-06-21 09:36:00  来源:常州经开区检察院

  1978年到2018,全国检察机关恢复重建40周年,从筚路蓝缕到方兴未艾,倾注了一代代检察人的青春热血,铭记了一代代检察人的不老芳华。让我们共忆初心,重温使命,一起品味那一段段激荡人心的检察故事,温叙心头那浓浓的检察情怀。

  从橱柜抽屉里搬出一本相册,轻轻掸去薄薄的一层灰,缓缓抚摸着一张张泛黄的老照片。初夏的午后,空气有一点闷热,一个人的屋里显得特别安静,只听见客厅墙上的老式挂钟在窣窣行走的声音。一张张往后翻动的照片,让我仿佛搭上了“时光机器”,又回到那个充满青春热血的年代……

  重建初期,办理专案崭露头角

  1979年底,我被省人大任命为检察员,着手组建戚墅堰区检察院。因办理的一些案件得到市院领导认可,后被调到市院担任经济检察科副科长。1986年7月,金坛市院办理了一个棘手的经济案件,金坛市金城镇脚轮厂厂长卢某某涉及严重经济问题,市检察院检察长苏杰指定由我来主办该案件。正值炎炎夏日,我二话没说立即带领市院3名干警坐飞机赶往广东汕头、肇庆、珠海等地,开展了细致周密的排查行动。仅凭一张出租汽车发票,在纷杂的人海中找到了出具空头发票的出租汽车驾驶员。就这样整整查了一个月时间,回来后马不停蹄地赶往金坛,突击审讯。在庞大的证据面前,卢厂长不得不承认贪污、受贿、行贿数万元的犯罪事实。这个案件成功办理后,我被市检察院记个人三等功一次,当时我虽然在市检察院工作,却一直牵挂着戚墅堰这片被古运河水温润着的土地,也热爱着这些平凡朴素的戚区人,我更愿意把自己的青春留在这里。1987年2月,我被任命为戚墅堰区检察院副检察长。

  1986年8月2日常州日报第二版报道了该案相关信息。

  那年夏天,新大楼拔地而起

  1991年6月的黄梅季,天空像被戳了个口子,连着半个月的大雨让戚墅堰这个地势低洼的地区变成了“淹城”。李鹏总理亲自来到戚区查看灾情,省院一把手赵虹检察长也来到戚区院慰问干警。当时检法两家合用一座办公楼,22名检察干警只拥有包括值班室、会议室在内的12个小房间

  我向赵检提出了想改善办公条件,建造新大楼的设想,得到了赵虹检察长的同意和认可。

  经过多方努力,新大楼终于在1992年春末夏至的时候开工了。一年后的6月22日,新大楼落成典礼如期而至。这一天上午的阳光格外明媚,徐徐清风吹在我柔软的头发上,特别温暖。高检院政治部主任王克、省院党组全体成员、中组部组织处处长张毅力等中央、省、市区各级领导均赶来参加落成典礼,真可谓盛况空前。我紧握话筒的右手微微抖动着,清了清嗓子,用响亮而缓慢的音速,大声宣读前一天晚上刚刚拟好的开幕词:“检察院新大楼的落成,是戚墅堰区检察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

  20多年去过了,这座大楼虽淹没在众多高楼之间,再无往日的风采,但那一片片被雨水冲刷得闪闪发亮的琉璃瓦上,停留着遥远的岁月,仿佛在向人们叙说着20多年来历经过的检察故事。

  一笔特殊的党费

  1994年工资改革,我额外地拿到了一笔补发工资。正值改革开放初期,国家经济比较困难,检察机关的工资收入并不高,我当时虽已是区院一把手检察长,但每月也只领到300元左右的工资。2112元的补发工资到手后,同事们都说要我请客吃饭,我认真地说:这钱可不能用来请客,我要把它如数交给党组织。

  到了下午,我就把党支部书记宋建国叫到办公室:“老宋,这笔钱对我来说的确很重要,但我认为国家建设比我更需要这些钱。近阶段党内出现了对党的宗旨意识淡薄的情况,个别党员还提出退党的想法,我作为单位一把手,应该用实际行动做出榜样。我决定把这笔钱作为这个月的党费上缴,请你帮我办理一下手续。”同时把写给党支部的一封信交给他,表达自己不愿意多宣传、不接受任何形式的表扬意愿。

  但当时超过1000元以上的党费需要上报中组部,由中组部开立收据。

  所以,检察日报江苏站记者还是来采访了我。一周之内,包括检察日报、报刊文摘、常州日报在内的三家媒体相继刊登、转载了我的事迹。

  “你是一个傻子”,儿子看着我,认认真真地说道。“你以后一定会明白的”,我心里这样想着。晚饭后,我照例来到后门口的运河边散步,深秋微凉的空气使人清醒。走着走着,我对自己又有了新的认识,眼前浮现出在党旗下宣誓的那一刻。

  “曾为江南运河始,阅尽千年繁华时”,古运河水缓慢地流动着,它养育了一代又一代的戚区人。戚墅堰这座古运河边的古老街镇,记载着我的青春我的梦。

  古运河畔轻轻吹来的风,在我年轻的脸上一点一点刻下时间的记忆。半个多世纪过去了,为检察事业做出的一切都让我欣慰,无怨无悔。合上相册,我的眼眶有一些湿润,心却变得更加坚定。

  编辑:常州经开区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