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新闻
放大镜
让千年遗址不再落寞
2020-08-04 09:10:00  来源:常州经开区检察院

  提起常州经开区,很多人都会想到圩墩遗址公园,但就连许多当地人都不知道的是,经开区有一处比肩圩墩遗址的省级文保单位,它就是环太湖地区最高等级遗址之一——青城墩遗址,曾出土“江南第一龙”,却因利用保护不足而荒芜落寞。常州经开区检察院公益诉讼团队,通过办理公益诉讼案件,依法督促职能部门加强整治和保护,助推青城墩遗址展现新的面貌。

  青城墩遗址破损亟待保护

  青城墩遗址位于常州经开区横林镇,发现于上世纪70年代,是新石器时代的墓葬遗存,距今有5000多年的历史,展现了崧泽文化时期的高等级聚落群。曾出土玉器、石器、陶器、金银器、瓷器、铜器等各类遗物500余件,其中2019年出土的崧泽文化玉龙,被誉为“江南第一龙”,将常州龙文化的源头往前推进了一大步。2019年3月,青城墩遗址被批准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

  今年4月,常州经开区检察院在开展文物保护公益诉讼专项行动,对辖区文物点现场调查时发现,在长约100米、宽约50米的青城墩遗址周围,除遗址前树立的一块标识石碑和四周围起的铁丝网外,再没有其他保护措施,遗址内堆放了各种生活和建筑垃圾,旁边路上的重型货车来来往往。

  一位当地村民介绍,去年出土“江南第一龙”后,青城墩遗址一下子热闹起来,一时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然而,随着考古发掘的结束,青城墩遗址又重新恢复了沉寂,紧邻遗址的路上经常有大货车违章停车,附近的厂子还经常偷倒垃圾。

  检察建议助推问题整治

  “青城墩遗址作为良渚文化的直接源头,对中华文明起源具有重要研究价值,目前正在申请国家级文保单位。但遗址没有得到充分保护,我们有责任督促相关部门履职。”办案组研究后认为。

  2020年4月,常州经开区检察院分别对辖区镇政府和文保职能部门发出检察建议,针对青城墩遗址存在的保护范围不明确、保护措施不足,两侧道路违章停车,场内堆放垃圾等问题,督促其进行整治,加强日常监管和保护力度。

  检察建议发出后,镇政府和文保职能部门高度重视,立即组织现场勘察,召开座谈会确定整改保护方案。6月,两单位组织力量对遗址周边垃圾进行了集中清理,并每周定期例行巡查;对大货车违法停靠问题,与交警部门协调增设禁止违法停车警示标志,加强查处整治力度。同时,文保职能部门对遗址划定“两线”,进一步明确了保护范围,增设了保护措施。经过一系列整改举措,“青城墩遗址”终于有了干净整洁的新“容貌”。

  点面结合开展专项行动

  “文物作为国家和全社会的文明遗产,属于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我们检察机关作为公益守护者,有责任有义务保护好。”经开区检察院副检察长刘万国说道。

  为此,经开区检察院探索开展了文物领域公益诉讼专项行动,对全区120多个文物点进行了一次全面‘体检’”,对走访调查中发现的文物破损、无管理标识、保护措施欠缺、周边环境不良等问题,集中梳理,与区文保职能部门召开座谈会,推动开展了问题集中整治,取得了明显成效。如,针对包括青城墩遗址在内的文物标志碑无专门机关或专人负责管理标识,不利于明确管理责任和群众监督这一共性问题,文保职能部门已对省、市两级文物标志碑进行了完善,市文物部门为市级以上文物量身定制了专属二维码,只要扫码即可查阅文物的详细介绍和所属的管理机构和人员信息,不但方便了文物信息的传播普及,更促进了政府主抓、检察监督、公众参与的共建共治共享文物保护格局的形成。

  与此同时,检察院还围绕文物保护重要性、法律责任等问题, 开展了专题宣传,向社会普及文物保护知识,促进全社会共同参与文物保护中来。

  编辑:常州经开区检察